今年以来,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、行政审批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、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工作部署,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着力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,按照《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住建领域行政许可“五化五心”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积极认领试点任务,精心组织,大胆尝试,探索出了一批有特色、可复制的经验,试点工作成效显著。现遴选部分典型案例,供学习借鉴。
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
开展“资质·安许”一件事改革
创新内容:探索开展建筑业“资质·安许”一件事改革
试点单位: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
工作举措:淄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“全流程”、全面“双减”和系统优化为重点,全力打造了建筑业“资质·安许”一件事,实现事项办理流程减半、环节减半、时间减半。一是扩面提标,打造“全过程”一件事。在对建筑业企业资质许可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2个事项深入研究及标准化梳理的基础上,对照省厅要求主动自我加压,梳理形成包含新申请、延续、变更、注销4个事项的建筑业“资质·安许”一件事办事清单,最大限度扩大一件事覆盖范围,提升改革成效。二是全面“双减”,再造一件事办理流程。一方面,精简审批材料。通过将原有事项2个事项申请表合并为“一件事”申请表及整合相同、相似申报材料,在“一表申请”的基础上实现表格填报信息减少40%、申报材料减少16项。另一方面,压缩审批时限。通过审批流程优化,将原有两个存在先后顺序的审批流程,相互嵌套并行办理,实现审批时限压缩50%。三是系统优化,升级企业群众办事体验。按照审批过程“无缝衔接”的原则,“一件事”集成办理审批界面与企业分项办理基本相同,审批人员按审批流程完成审批,系统自动汇集审批结果,免去审批人员重新学习的负担。
同时,建筑业“资质·安许”一件事同时挂载在淄博市政务服务平台“双全双百”及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模块下,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自主选择分项办理或“一件事”集成办理,实现申请人零成本平行替代,变多次跑腿为一次办好。
工作成效:自今年6月,推出建筑业“资质·安许”一件事以来,已有5家企业顺利完成“一件事”办理,表格填报信息平均减少40%,申报材料平均减少60%,办理流程压缩50%,所有办件均实现“一件事一次办”,有效提升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![]() |
枣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
以“三个标准化”提升审批服务水平
创新内容:以“三个标准化”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服务水平
试点单位:枣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
工作举措:一是事项标准化,确保“易操作”。把“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”主项名称、子项名称、事项类型、事项编码、实施依据、申报材料、办事流程、收费标准、承诺时限、表单等10方面内容进行统一,对新申请、延期、延期重审、多项变更等10个办理项进行了“颗粒化”梳理,进一步明确了服务范围,优化了操作流程,厘清了权责边界,对内规范了操作流程,对外明确了办事要点。二是管理标准化,扎实“促规范”。将“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”委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投资建设项目综合窗口实行“一窗受理”,建立窗口和单位审批联动模式,实行“前台综合受理、后台分类审批、统一窗口出件”服务模式,同时选派2名人员进驻市民服务中心,严格落实“综合素质高、业务能力强、服务意识好”的要求,做好业务咨询与帮办代办服务。深入落实政务服务“首问负责制、服务承诺制、一次性告知制、限时办结制、信息公开制”,不断促进行政审批服务行为规范提升。三是服务标准化,打造“新模式”。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为出发点,全面推行网上办理、制发电子证照,同时通过后台数据库调用平台,实现办件申报信息复用,实现“智能填报”,打造“智慧化审批”新模式。办事群众在使用“山东省政务服务网-枣庄站”平台办理业务时,通过识别申请人的身份证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,自动填写姓名、电话号码、邮寄地址等信息,同时对提升的申报材料信息进行归类存储,办事群众若需再次办理时,可以自行选择已经提交过的有效材料和申请信息,减少材料的重复提交,实现了从“填表”到“审表”、“补表”的转变,实现了“减材料”的目的,办理完成后通过“爱山东APP”领取电子证照,不再需要领取纸质证件。
工作成效:通过夯实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,深化事项集中办理和流程优化,推进了“一网、一门、一次”政务服务改革进程,完善和延伸了政务服务体系,促使审批更高效、功能更完善、服务更优质。今年4月以来,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发申报审批迁移至“山东省政务服务网-枣庄站”以来,共发放近300张安全生产许可证电子证书。
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
实施审管联动强化“一体应用”
创新内容:实施审管联动,强化“一体应用”
试点单位: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
工作举措:以构建“轻审批、重监管、强服务”审管体系为目标,打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管理平台、住建领域智慧审批平台、智慧工地监管平台、“信用中国”平台、烟台政务服务平台等数据链路,有机融合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机制,创新打造一体化“智慧审管”应用体系。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全面联通。企业在办理施工许可时同步在线进行工程报监,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可自动获取工程项目信息,实现关键人员、现场机械、施工业绩等环节和信息的无缝监管、自动报送;与省住建厅诚信一体化平台打通,在工程办理质量安全竣工手续后,自动向省诚信一体化平台和资质审批平台推送企业和人员业绩,助力企业提升资质等级。今年,已推送智慧工地投资项目920条,施工许可828条。推进“信用+联动”应用场景建设。充分借助“信用中国”平台,及时获取和更新企业法人信用情况,审批平台设置“红名单提醒+黑名单预警”功能,辅助审批决策,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水平。 “双公示”信息实时推送。审批数据向烟台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“双公示”系统的实时推送,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支撑,确保行政许可信息“应归尽归、应示尽示”。推送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。智慧审批平台与烟台政务服务平台“好差评”系统对接,“好差评”结果直接推送烟台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,提高公众主动参评率,杜绝经办人线下操作、修改评价结果,确保了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的真实性和有效性,促进提升政务服务效质。
![]() |
工作成效:现阶段,烟台市住建领域智慧审批管理系统通过与多个监管、信用平台的对接,将分散于各职能部门的各类涉企数据进行梳理和整合,为各部门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查询服务,也为审批、监管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极大地便利。今年,智慧审批系统通过“信用中国”获取超2600家企业信用信息,11家“黑名单”企业受到限制核准资质的处理;向“双公示”系统推送许可数据4984条,实现行政许可“应示尽示”;向烟台市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系统推送数据2762条,推送率100%。
![]() |